在文明祭扫中寄托哀思
时间:2022-04-04 作者:佚名 来源:中共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
又是一年清明时。每到这个传统节日,人们都会采用多种方式祭奠逝者、缅怀先人、寄托哀思。文明的祭扫方式既能体现对血脉亲情的认同,又能表达对先人的感恩之情。
清明祭祖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具体表现,但“祭”不能偏离实质,正如《增广贤文》所言:“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意思是说用丰厚的祭品祭祀先人,不如在他们生前多尽孝道;与其等到事后后悔,不如事先考虑周全。强调的是生前厚养、孝在平时,趁双亲健在时及时行孝,才能不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古人尚有这样的认知,今天的我们更应该准确理解“孝”的真谛。孝的形式有很多种 ,我们所提倡的“厚养薄葬”,就是对亲人多一些生前关爱、少一些事后攀比。最好的孝道,就在于一个个具体的细节。常回家看看,亲手为父母做一桌可口的饭菜;换季时,为父母添置几件称心的衣服;放下手机,静静地听一听老人关心的唠叨;带着父母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这种点点滴滴的“养之厚”,折射出的是最温暖的人性光辉。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让清明节“清洁而明净”,作为党员干部,更应该带头摒弃“祭而丰”、倡导“养之厚”,做文明祭祀的表率。在清明时节,用家庭追思、敬献花篮等方式缅怀故人,用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等方式寄托哀思,同样能表达对逝者的敬意;也可以用宣读祭文、向后人讲述先人生平事迹的方式传承家风,让清明节既不失庄重肃穆,又能体现时代文明。
清明节来临,各地都在倡导文明祭扫,提醒人们尽量在家,尽量不扎堆、不聚会,这或许是出于疫情防控期间不得已的要求,但全社会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倡导文明祭扫,弘扬文明新风。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节文明祭扫,了解先人事业功勋,学习继承其高风亮节、嘉言懿行,是对先人最好的缅怀,而对生者尽孝、及时厚养是对亲人最好的感恩。(周爱华)
原文链接:http://www.hnsjct.gov.cn/sitesources/hnsjct/page_pc/gzdt/plzc/articlec37106bbe2894c4eb04296e3f4658b4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一心一意过清明
下一篇:年轻干部要修好破“内妄思”之功
最新信息
- 2024-11-28检察日报:登门问计 ...
- 2024-11-28统筹发展与安全 依法...
- 2024-11-28强管理 促发展 完整...
- 2024-11-28切勿贪“财”与“色”...
- 2024-11-28媒体关注 · 云南日...
- 2024-11-28开班啦!快来get检...
- 2024-11-28北疆检察护民生丨锡林...
- 2024-11-28全面部署新时代刑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