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反腐法制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反腐内参

元阳:建设乡村“工坊”促进“绣娘”居家就业

时间:2024-12-25 作者:佚名 来源: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

  

  

  红河州元阳县攀枝花乡盘活猛弄刺绣专业合作社厂房,建成猛弄刺绣非遗工坊车间,开展“企业+合作社+家庭作坊”订单模式,拓展“家庭作坊”,促进200余名“绣娘”居家就业,每月增收2000元以上。

  

  绣娘们在家门口一起刺绣

  分散办小厂,缩短群众务工距离。猛弄刺绣是流传于元阳县攀枝花乡猛弄村一带的彝族刺绣技艺,2018年被列入第五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攀枝花乡绣娘人数众多,分散于全乡6个村委会,适合办“小厂”经营刺绣产业。2023年,攀枝花乡通过盘活猛弄刺绣专业合作社厂房,建成有标准化生产线的“小工厂”猛弄刺绣非遗工坊,注册“猛弄民绣”商标,制定统一采购原料、提供技术、管理培训、刺绣标准、生产销售、开展结算“六统一”标准,优化“研产销”一体化服务,为社员绣娘提供全程服务,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工坊制作刺绣产品,共发展社员212人,吸纳绣娘10人到非遗工坊固定上班,人均月工资达3000元。

  家庭式作坊,推动群众居家务工。根据务工群体妇女和弱劳动力居多、需照顾家庭的实际,探索“企业+合作社+家庭作坊”的订单模式,由猛弄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入元阳县绣梦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负责产品设计和市场推广。合作社根据订单需求,结合“绣娘”各自的擅长领域、照顾老小、耕种田地等实际情况,派单给“绣娘”在家中生产,绣娘统一到猛弄刺绣非遗工坊领取原料,灵活居家务工。今年以来,合作社共“派单”62000余件,共有239名绣娘接单,在“家庭式作坊”居家务工,制作绣品获得额外收入,人均每月增收2400元。

  

  绣娘在讨论刺绣技法

  培训劳动力,提升群众就业技能。合作社与云南艺术学院、红河学院开展研学、设计创作合作,共同开发刺绣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服饰、背包、抱枕、饰品等刺绣产品300余种。实施《非遗刺绣技艺培训计划》,先后组织绣娘赴上海、云南艺术学院、楚雄等地培训非遗刺绣技艺3次,赴北京、上海等地参与产品展销博览会10次,举办“绣娘”刺绣色彩搭配、针法、电脑绣花机实际操作班8期760人,孵化培育州级刺绣传承人1名,非遗刺绣骨干人才6名,发展彝绣专业村2个、彝绣协会1个、刺绣营销大户4户,有效带动本地绣娘将“手艺”变“财艺”,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元祖轩

  


原文链接:https://ylxf.1237125.cn/Html/News/2024/12/20/46643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反腐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反腐法制网 fffz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0904号-147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