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反腐法制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反腐专题

寿县小甸镇:“四学模式”巧解农村党员教育方程式

时间:2024-12-07 作者:佚名 来源:安徽先锋网

  

  专稿:近年来,寿县小甸镇积极探索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途径、新举措,创新开展“研学”“导学”“练学”“助学”相结合的党员教育新做法,纾解农村党员教育“疑难”,持续提升农村党员教育质效。

  

  做实“课堂研学”,延伸党员教育“深度”。用活电教阵地,增强党员教育“业务导向”。围绕“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学习方向,依托全镇17个远教站点构建集体学习平台,根据不同岗位、不同需求开展培训,努力提升党务工作者的专项业务能力。今年以来,共针对村级党务工作者、机关青年干部、到村任职选调生等群体开展培训3轮,覆盖学员110人次。开展专题教学,提升学习内容“实战导向”。采取邀请专家集中授课、领导干部上党课、专题研讨等形式,推动党员学习教育常抓不懈、入脑入心。今年以来,围绕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基层善治、产业创新等领域开展专题学习活动9场,培训镇村党员干部约510人次,有效补齐了干部队伍能力“短板”,激发了干事创业新动能。

  

  串联“云端导学”,扩展党员教育“宽度”。依托“线上”载体,盘活党员的“碎片化”时间。明确学习计划,划定学习重点、跟定学习进程,利用共产党员网、安徽先锋网、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等线上资源,构建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党员学习教育“云端阵地”,让党员学习尽在“一指间”。安排专人定期推送学习视频链接,不断优化“指尖”内容,内容涵盖理论文献、红色记忆、党务工作、技能培训等方面,满足党员的“个性化”学习。今年以来,共转载推送学习内容110余篇,累计辐射学习受众3000余人次,充分延长了党员的理论学习时间,让党员教育工作突破“质效关”。

  

  开展“实地练学”,提升党员教育“效度”。开展“沟坝田墒”现场教学,延伸党员教育的“细枝末梢”。坚持把“生产一线”作为党员教育工作的“大课堂”,组织党员到水稻田、采摘园、种植园、养殖场、“小微园”等场所,让“土教授”“田秀才”开展“实战”教学,“手把手”地为党员干部讲解种养知识,帮助党员干部“消化”农业生产经验。截至目前,已分批次、有计划地培训党员干部69人。积极“请才请智”,让科学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邀请专家教授和农技特派员等深入田间地头为党员提供农业种植技术教学、机械生产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领域的“行家里手”。今年以来,小甸镇与高等院校、研究院、市直技术等13家单位合作,开展“田间教学”3轮,参训人数133人,显著增强党员的致富带富能力。

  

  创新“异地助学”,增添党员教育“温度”。主动“送教上门”,强化流动党员学习“联动”。针对流动党员群体集聚难的问题,安排在职党员“点对点”联系,发放党建书籍和知识读本,就近将“理论大餐”送到党员本人,今年以来,发放学习资料300余份,开展集中“线上助学”210余次,确保人人学、不漏学,党员教育覆盖性大力提升。用活“寄学作业”,开发异地助学附加“价值”。将学习反馈表、思想汇报表一同寄送给流动党员,鼓励在外流动党员向党组织交流分享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想,让长期在外的党员也能充分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同时向异地党员“报送”家乡发展新故事,主动收集流动党员关于家乡建设的好意见、好方法,流动党员教育的“人情味”“乡土味”也切实提升。今年以来,共收取学习反馈表260余份,学习心得120余份,家乡发展建议530余条,流动党员教育成效再上“新台阶”。


原文链接:https://www.ahxf.gov.cn/Home/Content/1172245?ClassId=119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反腐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反腐法制网 fffz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0904号-147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