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反腐法制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部委信息

常德市武陵区党建引领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时间:2022-06-29 作者:佚名 来源:红星网

  绘就乡村新图景

  ——常德市武陵区党建引领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盛夏时节,走进常德市武陵区的乡村,一片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田园风光,恰似陶渊明笔下的诗和远方。

  多年来,武陵区坚持以党建领航定标、聚力强能,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强弱项补短板,描绘出党旗飘扬下,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新画卷。

  “头雁”领航“群雁”飞

  烈日下,武陵区芦荻山乡台家铺村民何清华正忙着在田间劳作,脸上满是汗水。他说:“去年底,我看鱼的行情好,就想多赚点钱,把这里挖成了鱼塘。乡村干部苦口婆心,给我讲政策、摆道理,我才知道耕地乱动不得。我们村支书何学金,还忙前忙后,帮我联系人买鱼苗,又帮我复耕,还请来专家,上门技术指导。乡村干部就是我们老百姓的‘领头雁’呀!”

  打造一支听党话跟党走、懂农业爱农村的“头雁”队伍,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所在。2021年,武陵区以换届选举为契机,232名政治立场坚定、能力素质出众的党员进入36个支村两委队伍,平均年龄39.1岁、本科以上学历占28.87%,党组织书记平均学历全市最高、年龄全市最小。今年以来,又在全区范围优中选优,向33个脱贫村、示范村和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集体经济薄弱村派出14支驻村工作队、33名第一书记、40名工作队员。同时,为帮助任职时间较短、基层工作经验较为欠缺的“头雁”茁壮成长,启动了乡村导师帮带计划,组建33人的导师队伍,武陵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总导师”,以集中培训、个别交流、一对一指导等方式传帮带。“耕地要种粮食,不能随意侵占,不能非农化、非粮化……”芦荻山乡李白溪村驻村队员刘海军现学现用,在屋场会上为党员和村民讲起耕地保护专题党课。

  常德永春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菌房里,湖南农业大学副教授魏宝阳带领2名硕士,正与公司董事长马永春就食用菌培育技术进行交流。这是武陵区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在“头雁”的带领下,近1000名党员、企业家、大学生、农村科技特派员、农村实用人才等团结在党旗周围,组建老支书、田秀才、新乡贤队伍,成立合作社、志愿队,开展农村电商直播、农业生产销售指导、移风易俗、环境整治、应急处突,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释放乘数效应,形成“群雁”齐飞的生动场景。“现在我们生产生活有人帮,文化文明有人传,家中困难有人管。”汛期受困后,芦荻山乡石公庙村民王道为,对连夜赶来的老班长党员突击队员感慨道。

  产业兴旺文化潮

  沿二广高速常德东出口顺路而下,便来到常德市城区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常德新发地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这里日交易额近4000万元,是城区居民的菜篮子,更是周边村民的钱袋子。

  “我们依托农产品交易中心,构建乡党委、交易中心综合党组织、基层党支部组织架构,把不同类型、分布松散的党组织链接为纵向隶属、横向联动的党建共同体,通过党组织的力量打通农产品委托种植、交易收购、人员用工等渠道,实现互惠共赢。”武陵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有了高质量的农业产业,才有乡村振兴的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近年来,武陵区芦荻山乡一手抓产业发展,常德新发地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天景花池田园综合体、中旺富硒草本咖啡基地、宗志农业产业园、添景花田智慧农业项目等项目相继落户,黄桃、葡萄、羊肚菌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和深加工初具规模,带动农村生产致富,农村人均收入提升至20200元/年,村集体平均经济收入突破50000元/年。另一方面,通过“两新”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力量,把单个的项目、基地串联起来,依托党建共同体打造产销共同体、人才共同体、致富共同体,形成集聚效应,做大发展引擎。

  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既有产业兴旺的富足景象,更有文化兴盛的和美图景。

  入夜,一场别开生面的“民俗音乐会”在丹洲乡丹砂村拉开帷幕,常德著名民谣歌手唐唯等“文艺新农人”登台献唱,与村民一起共赏文化之美。在武陵区委组织部、武陵区委宣传部、武陵区农业农村局、武陵区乡村振兴局、丹洲乡党委的共同推动下,按照农村房屋“三权分置”原则,丹砂村、义渡村对空心房、无人闲置宅基地、可改造的危房等资源,连片规划、逐户施策、对外招租,打造艺丹沅文化部落,设立党群文化服务点、选派党建指导员,吸引文化艺人入驻,以“新农人”身份参与新农村建设,鼓励党员艺人亮明身份融入村民党小组,支持村集体、新老村民和企业投资文旅项目。“艺丹沅不仅解决了农村自建房安全整治的难题,还吸引了50位艺人入驻、引入了丹洲美术馆等项目、举办了多项党群文化活动,振兴了乡村文化,同时也为片区村民每年增加了2000元至3万元不等的年收入,可以说是一举三得。下阶段,我们将坚持党建引领、规划先行,用文化吸引产业、用产业承载文化,发挥武陵文脉优势,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深度融合。”武陵区丹洲乡相关负责人说。

  乡村善治环境美

  丹洲乡坪湖村有一片长约300米的“柳堤”,近看杨柳依依,远眺波光粼粼,被村民亲切称为“丹洲金腰带”。常德籍著名歌唱家吴碧霞在此有感而发,一首《我像杨柳爱恋着你》引起了武陵人的思想共鸣。

  把农村家园建设得更美丽、更安全、更便捷,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多年来,武陵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政务服务、人居环境、乡风民俗、乡村治理“五大提质”,村民归属感获得感持续提升。实施农村公路路长制,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和道路交通顽瘴痼疾整治,近350公里农村公路路网通村达组,公共交通向农村地区拓展延伸,富民产业路、物流小康路、文化旅游路、银发幸福路纵横交错、路路相连、心心相通。大力推进智慧党建和“一门式”服务窗口建设,全区12个部门129项政务服务事项下沉村社区受办,打造家门口的乡村政务服务圈,让数据多跑路、村民少跑腿。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发放集体劳动“公益存折”,组织十佳十差、最美庭院评比,精心打造了太平、夹街、三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片。设立红白喜事理事会,推广村规民约,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举办广场舞大赛、文化下乡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办幸福屋场,乡村文明新风铺面而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聚拢部门力量、整合治理资源,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乡村振兴,始于颜值、源于产业、成于气质,核心在坚持党的领导。在“引领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新城”过程中,武陵人对美好乡村的新期待,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的美丽图景,也必将伴随着强有力的组织、强有力的产业、强有力的文脉、强有力的治理,一一变为现实。


原文链接:https://www.hxw.gov.cn/content/2022/06/23/1381098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反腐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反腐法制网 fffz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0904号-147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