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昌廉政故事——廉洁修身篇
时间:2021-12-09 作者:佚名 来源:福建省纪委监委
谷文昌不仅带领东山人民制服风沙,把一座荒凉、苦难的海岛变成美丽、幸福的海岛,同时还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最为感人的,是他的公仆情怀和廉洁齐家的“谷氏家风”。
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廉洁文化土壤,我们从谷文昌诸多感人事迹中,梳理出一批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廉洁从政和反对“四风”的小故事,借此带领广大党员干部走近谷文昌,走进一个共产党人磊落无私的精神世界。
廉洁修身篇
廉洁修身,乃齐家之始、治国之源、平天下之基。带头践行廉洁自律规范,廉洁修身、治家、从政、用权,是共产党人应该保持的政治本色。谷文昌就是一个廉洁修身的典范。
同吃一锅饭
1959年,东山大办食堂,全县16876户办起526间食堂,吃大锅饭。大集体年代,食品短缺,不久食堂只能靠少量地瓜丝熬汤度日。
一天,谷文昌和警卫员何坤禄下乡来到樟塘。吃午饭时,他掀起锅盖,见锅里都是很稀的地瓜丝汤。谷文昌皱了皱眉,神情凝重。
吃饭时,炊事员见谷书记那么消瘦,就特地给舀了一钵很稠的粥。谷文昌看看自己的碗,又看社员们喝的都是地瓜丝汤,二话不说就把自己手中的稠粥倒进大锅里,说:“我怎么能搞特殊?”何坤禄流下眼泪说:“谷政委(谷文昌兼驻岛部队政委),您身体不好,就吃稠点的吧!”谷文昌生气地瞪了何坤禄一眼,自己舀了跟社员一样的稀粥吃了起来。
返回路上,谷文昌对何坤禄说:“小何啊,身为干部,只有与群众同甘共苦,才不会脱离群众,才不会损害党的形象。损害党形象的事,再小也不能为。”
尊师为扫盲
2003年3月,县委宣传部收到一张莫名其妙的20元汇款单和一封信。打开信一看,是一个叫陈玉英的人寄来的,信中说她当年不该拿谷文昌他们送的补贴,现在将钱退还转交谷文昌陵园。
1956年,东山县扫盲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谷文昌决定在县委机关开设初高小扫盲班。为鼓励大家前来学习,谷文昌带头参加高小班,由陈玉英任教。
学期结束后,谷文昌提议:因为陈老师教书是义务劳动,建议每人捐一两毛钱,给她买点茶。这一说,陈玉英急忙制止,说谷书记您日夜操劳,都不计较报酬,我教一点书,还能拿报酬吗?没想到谷文昌说:“陈老师您这话见外了。我知道古时候学生上学,与教师初见面时,要送点见面礼,表示敬意。今天我们要学文化建设国家,更要比古代人尊师重教!陈老师您就不要推辞了。”就这样,陈老师收到了学生捐款6元。
陈老师拿着这些钱,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谷书记对她的尊重,让她感激一辈子。
衣“锦”还乡
在谷文昌纪念馆,展出谷文昌一件很平常的旧大衣,但它深藏着一段不平常的故事。
那是1958年冬天,谷文昌要回老家探亲。他的妻子史英萍想:南下快10年了,才第一次回家。人说衣锦返乡,可老谷竟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她对丈夫说:“老谷,我翻遍箱子,你没有像样的衣服,跟着你回老家,你不难受我难受!不中,你得整几件新衣服,我才要跟你回家。”谷文昌听了,笑嘻嘻地说:“衣服能穿就行,干净整洁就好。”史英萍知道自己说服不了丈夫,想了想说:“至少得到市场旧衣摊那边看看,如果有适合你穿的,就买一件凑合。”谷文昌笑着说:“中!咱看看去。”在旧衣摊上,他们看到了一件黑色旧呢大衣。谷文昌拿来比了比,正合适,就说:“这不正是为我准备的嘛!你看大小正合身,尤其是质地很厚实,还像新的一样。中!就这件了。”他们花了10元钱,把这件大衣买了下来。
在回家的路上,谷文昌笑着对史英萍说:“英萍啊,这下我是不是帅多了?”史英萍听了没好气地笑了。
就是这件黑色呢大衣,伴随着谷文昌几十年,但凡有大场面,他就穿上它。
谷书记怕好菜
一天清早,谷文昌来到白埕村解决木麻黄丰产林株距太窄问题。中午,到林业队长林龙光家吃饭。林家人把午饭摆上桌:两碟有肉的小菜,一条新鲜的鱼,一碗汤,还有香喷喷的白米饭。谷文昌见了,随即沉下脸:“你们家平时也这样吃吗?”龙光愣了一下说:“是啊。快吃吧,下午还干活哩!”临走,谷文昌叨念一句:“改天我会再来。”龙光不知何意,蛮高兴地答应了。
第二天,在吃午饭时分,谷文昌果真来了,他发现龙光家的伙食远不如昨天。这以后,他再没到龙光家吃饭。龙光每次盛情邀请,他都婉拒了。龙光很是纳闷:这是怎啦?
日子久了,大家都发现,谷书记凡是到哪家吃饭,只要你饭菜做得好一点,他就不会再去了。于是大家互相“攀比”菜色,结果发现:只要哪家给谷文昌准备鱼肉,他就不会来第二次,原来谷书记是怕好菜咧。
可是大家都觉得谷书记到谁家吃饭,就是这家的光彩,为了得到这份荣誉,大家甚至在吃饭时,把好吃的都收了起来。
谷书记见状反而高兴:“与大家吃一样的饭菜,我心里就踏实。”
请客不沾公
1964年初夏,谷文昌要调离东山,临走时他对县委秘书朱炳岩说:“小朱啊,我们相处这么多年,你给我提提意见吧。特别是有没有欠公家的东西,千万别落下,好让我走得清白。”朱炳岩搜肠刮肚,想起一件事说:“就是那次请客多花了20多块钱。”谷文昌一听愣了:自己一向反对铺张浪费,像1962年一整年县委和人委招待客人花了1500元,他都在大会上严厉批评,怎么还会多花公家的钱?可他还是拿钱要还朱炳岩。
小朱不肯收钱,也有点紧张说:“我是随便说说,那钱我已从食堂伙食结余中报销了。”
“你不能这样处理,”谷文昌硬是把钱放到他手里说:“不能从食堂结余中报销!桥是桥,路是路。谢谢你的批评!”谷文昌紧握住小朱的手:“这样我就可以轻松到福州了。”
两个月后,朱炳岩收到谷文昌来信。信中说,我想起来了,就是两年前驻岛部队副政委调离东山,来征求县委意见,我想部队对东山支持大,中午就请了他。按规定谁请客谁出钱。我请客,当然得我出钱。
住宿认便宜
1962年,谷文昌身体累垮了。上级领导要他去漳州检查身体,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要是把本钱输光了,还怎么革命?”这一说,谷文昌同意了。
通信员陈耀水陪着谷文昌到了漳州,在接待处登记住宿的时候,服务员问住什么档次的房间。凭谷书记的级别,完全可以住有卫生间的套房,可是住套间一个晚上要10元。谷文昌一听连连摆手:“不中,不中!何必住这么贵的房间。不能增加东山人民的负担。”于是两人离开接待处,找到一家澡堂,住一晚每人只要1元2角,只是房间里没有卫生间,床铺也窄。谷文昌一听便说:“中!就住这。”
小陈皱了皱眉暗忖:谷书记身体不好,还住这样的房间,实在是过意不去。谷文昌看出小陈的心思,安慰他说:“我是来看病的,有地方住就行了。”小陈答道:“正因为您身体不好,才需要住舒服一点。”谷文昌又说:“你想,人家干一天活,才多少工钱?一块多嘛。我为啥要浪费这冤枉钱?”
心系老百姓
1970年9月,宁化县组织部刘高隆部长到红旗大队找谷文昌,希望他“出山”到隆陂水库当总指挥。谷文昌不顾年纪大,身体不好,马上应承下来。史英萍心疼丈夫,忧心忡忡。谷文昌见状,说:“我今年都56岁了,现在不多做点事,以后就没机会了!咱们要经常问自己:为什么入党?任上干什么?能给当地老百姓留下什么?不能到老了空留遗憾啊!”史英萍深为丈夫明确坚定的信念折服,但又心疼丈夫:“你在隆陂水库那边,要自己照顾好自己,家里这边你尽管放心。乡亲们对咱很好,不时送菜来。”谷文昌听了,又交代:“咱尽量不要接受老乡送来的东西,实在推不掉,记得过后买点用得着的东西回赠他们,这样我们心里才踏实。对了,我到工地后,不可能经常回家,你要常去看望烈属全姑姊和塘妹,在生活上多接济她们;还有,廖仕根是解放初入党的老党员,他患有慢性疾病,家里生活困难,你也经常过去看看,给他送些大米和面粉……”
谷文昌就是这样,心里记挂的是老百姓,唯独没有自己。
搭“顺风车”
1972年,谷文昌从宁化调回漳州,担任龙溪地区革委会生产指挥处林业处领导小组组长。
接到通知,谷文昌正考虑用什么车运载行李,其实按规定,应由宁化县政府负责用专车把人和行李载到新任单位。这时刚好有漳州麻纺厂的货车运载麻袋到三明,麻纺厂副厂长林嘉是他的老部下,于是谷文昌打电话给林嘉,说方便的话让这货车顺便到宁化把他接回漳州。林嘉当即答应。
货车司机到宁化找到谷文昌,让他坐驾驶室,可是谷文昌不愿意,怕因此影响司机开车,于是坐在车厢行李上。那个年代的山路非常狭窄,山高路陡,货车颠簸得厉害,又尘土飞扬,加上谷文昌有胃病,实在苦不堪言。历尽辛苦才到达漳州。
下车后,谷文昌马上找货车司机要算车费。司机无论如何不肯收钱,他就找林嘉。林嘉知道谷文昌的脾性,便收下8元车费。有人觉得林嘉不够朋友,说叫一辆专车,也不过10来元。林嘉无奈地说:“老谷就是这样的人,一点不占公家的便宜。你不收,他放不过你。”
买新衣服
1980年9月,谷文昌旧病复发,吞咽困难,更加消瘦。他的妻子史英萍陪同他到上海肿瘤医院接受治疗。医生告诉史英萍:病人已是食道癌晚期。谷文昌也知道自己所剩的时日不多了,便对妻子说:“咱们回家吧。”妻子含泪点头。
谷文昌望着妻子满头灰白的头发,深感这辈子亏欠她的太多,得想办法为她做点补偿。
第二天,谷文昌陪妻子来到南京路,为她买了一件新衣服。这让她回想着当年,那年她扯了几尺花布,想为自己做件新衣服,不想丈夫阻止:“现在大家都困难,你要是穿着比别人漂亮的衣服,人家会怎么说你这县委书记的妻子?算了,不做新衣服了。等将来大家日子都好过了,我一定给你买一件新衣服。”史英萍正这样想着,又听到丈夫说:“英萍啊,这件衣服你留着作个纪念吧。我这辈子太亏欠你了!”
史英萍百感交集,泪水禁不住往下淌。
身后退公物
1981年1月,谷文昌病情恶化,身体更加虚弱,住进了地区医院。医生建议给谷文昌注射人血球蛋白,谷文昌听到这种针剂一支要200多元时,赶紧以虚弱的声调阻止说:“不必了,像我这样的病好不了啦,不要给国家造成浪费。”
他在东山时的通信员朱财茂来看谷文昌,他交代朱财茂说:“一定要让林业部门想办法,抓好木麻黄的更新换代,不然将来东山百姓要再受风沙之苦了。”生命垂危之际,谷文昌关心的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人民!
史英萍问他还有什么交代。谷文昌喘着气缓慢地说:“我活着因公使用公家的东西,我走后都要全数还给国家。”
谷文昌去世后,家人清点遗物,发现抽屉里放着700元,这是他一生的全部积蓄。按谷文昌的要求,家属随后把家中的电话等公家配的东西上交组织。(东山县纪委监委供稿)
原文链接:http://www.fjcdi.gov.cn/html/bnjj/20211207/170794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4-11-25赵乐际对葡萄牙进行正...
- 2024-11-24检察日报:80余万元...
- 2024-11-24全省检察机关荣获6项...
- 2024-11-24庭审观摩提质效,评议...
- 2024-11-24学“真招”!这场培训...
- 2024-11-24检察日报:打官司走不...
- 2024-11-24检护民生|司法救助为...
- 2024-11-24检察日报:“邻里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