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反腐法制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司法前沿

【清风时评】新时代海派文化时代特质与价值取向

时间:2021-11-02 作者:佚名 来源:上海市纪检监察网站

  海派文化是一种发端于上海,但并不局限于上海区域的现代性城市文化类型,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转型中的产物。海派文化以近代上海开埠以后的城市发展为时代背景,在江南文化深厚积淀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和融合各种新的文化滋养而形成。
关于海派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在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甚至不同语境下,各有不同的理解,不断损益、代谢、嬗变、拓展和深化,大致经历了一个发轫、争议、沉寂、新生、倡扬的发展脉络。改革开放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海派文化内化为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的重要体现,原有的争议和贬损随着上海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彻底失去了生存的历史语境。

  置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海派文化以其与时俱进的开放性品格,与红色文化、江南文化交相辉映,在世界文化交融激荡中绽放独特光彩,为上海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丰富新时代海派文化内涵

  打造新时代海派文化高地

  理解新时代海派文化之于上海的价值与意义,需要建立综合立体的时空维度。

  历史的维度——

  在城市文脉传承上,新时代海派文化有很多近代海派文化的文化基因。比如,近代上海形成的城市空间、文艺形态、文化设施、名人名作等,为新时代海派文化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新时代海派文化不是历史虚无的文化断裂,而是新时代语境中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与近代海派文化有本质不同的是,新时代海派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革命文化、传统文化,还是先进文化,新时代海派文化都有丰富而具体的呈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也为新时代海派文化提供了鲜活的思想力量。

  对于新时代海派文化与近代海派文化的解读、阐释,一个基本出发点是上海在不同历史阶段城市定位的根本性不同,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东亚大都市的根本区分。新时代海派文化的本质内涵,主要来源于改革开放后上海在经济社会的创新实践,来源于浦东开发开放以来所形成的上海现代城市格局,来源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排头兵的姿态与先行者的担当。

  空间的维度——

  对于新时代海派文化当下实践与未来发展的研判,要放在世界、中国、长三角和上海四重空间所构成的整体格局之中。上海在这四重空间中的方位和方向,决定了新时代海派文化的样态和趋势。

  当前,全球发展趋势充满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逆全球化的力量与意识形态的矛盾可能引发新的文明冲突。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中西文化的吸纳贯通,为全球文明的延续与发展提供独特的中国经验。新时代海派文化具有开放性品格、包容性胸怀,鼓励多样性文化的繁荣共生,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归一脉相承。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本质性资源。面向2035年,上海提出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这不仅要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功能,更要具备鲜明特质的城市文化,新时代海派文化正是体现上海全球城市卓越性的文化特质。

  全球城市是所在国家文明与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代表和象征。上海作为中国的全球城市,要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上海探索”和“上海样板”。新时代海派文化立体展示中国特色现代化全球城市的独特文化魅力,对中西不同文化形态进行充分吸纳、聚集、融合,创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全面建成。

  改革开放以来,海派文化从江南文化的土壤中汲取了丰富营养,完成了从承继江南文化、熔铸江南文化再到引领江南文化的历程,从而推动上海文化在整个江南文化格局中心地位的确立。在长三角一体化成为重要国家战略的背景之下,新时代海派文化将引领江南文化的现代转化,构建长三角文化共同体,为高水平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提供强大的文化动力。

  从城市文化意象构建与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的角度来看,海派文化已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特质的核心表达。不同于红色文化和江南文化覆盖区域的不确定、不唯一,海派文化与上海之间形成指向明确的想象路径。如何丰富新时代海派文化的内涵和影响,打造具有时代魅力和世界影响的新时代海派文化高地,对于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中西雅俗古今和谐共生

  不断见证奇迹创造奇迹

  新时代海派文化是海派文化的现代表述,特指在对历史概念海派文化扬弃焕新的基础上,以上海为核心承载区并形成明确想象路径,在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伟大的创新实践中孕育生成、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未来发展的一种文化类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不仅传承历史的积淀,而且体现海派文化与时俱进、充满活力的基本特征,具有今天所要倡导的新时代海派文化的时代特质。

  关于新时代海派文化时代特质和价值取向的当下阐释,可以上海城市精神、城市品格为基本遵循与主要指引,提出具有内在联系且互为支撑的五个层面的特质和取向,包括“人民本位的价值追求”“开放引领的融合优势”“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包容共生的活力源泉”和“经世济用的实践路径”。

  人民本位——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人民本位的价值追求和发展理念贯穿于上海革命和建设的每一个历史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率先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为海派文化人民性的发展向度提出了价值上的要求。

  对上海来说,人民性是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区别于资本主义国际大都市的本质性特点。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上海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杨浦滨江从“工业锈带”转变为“生活秀带”;“一江一河”岸线贯通,彻底还江于民;一处处老建筑、老街区成为网红打卡地,无数个城市空间被赋予浓浓的烟火之气。

  人民本位既是对近代海派文化市民性的价值超越,更是新时代海派文化的核心要义,充分体现了海派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契合。当今上海,不是西方超大城市发展之路的再版、翻版,而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城市的新版。

  开放引领——

  应开放而生、因开放而兴的上海,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领全国开放风气之先。在海派文化生成、演化并不断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开放都是其生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近代以来,上海一直是中国观察和了解世界的窗口,中西文化最先在这里相遇、碰撞,许多新的思想和文化从这里孕育,然后再向全国传播。历经改革开放40余年,上海不仅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文化氛围,更为重要的成果是在多元融合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丰硕的城市文明成果。

  改革开放把上海推向“距离世界最近的地方”,同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1990年4月18日,开发开放的春雷唤醒了浦东大地和浦江两岸,“走开放路”铸就了海派文化的博大胸怀。如今,浦东正以高水平改革开放为目标,努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向世界更好地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和中国道路。

  创新发展——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文化是城市创新之魂。无论是在知识方法层面,还是在制度安排、物化成果的转化方面,追求创新的文化精神和文化生命表达都是城市创新的内在动因。

  上海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在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百年党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根本原因就在于,上海用自己的改革探索和创新实践不断给全国以启示,以至成为全世界看中国的一个窗口、一面旗帜。

  先行者和排头兵,表明了上海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重要性。翻开新世纪的篇章,创新发展的探索实践使上海成为“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的先锋城市。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吞吐能力世界领先的洋山深水港到打造“离世界最近的地方”的自贸试验区、与全球分享中国机会的进博会、成为一体化发展试验田的长三角示范区……上海是一个不断见证奇迹、创造奇迹的地方。

  包容共生——

  作为一种超越地域限制的文化类型,对多样性文化的包容心态、包容能力、包容空间以及包容制度的健全,使海派文化能够永葆活力并独具特色。正是因为具备这种充分包容性的文化基质,海派文化才能够形成中西、雅俗、古今等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良好生态,进而凝聚为广大市民所认同的城市精神、城市品格。

  近代上海五方杂处的社会格局、多种社会管理体制的并存等,客观上形成了一个包容各种文化形态的社会场域。在多元文化共生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为近代意义上的海派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海派文化的包容性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保障,进一步充分彰显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多元文化形态的繁荣共生,提供了价值观层面的根本取向,彰显了新时代海派文化的制度优势。

  在文化保守主义甚嚣尘上的国际形势下,海派文化包容共生的价值取向必将为上海高水平的改革开放注入更多的文化动力。

  经世济用——

  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创新实践中,新时代海派文化的经世济用主要有两个指向:对国家责任的自觉担当,对日常生活世界精致卓越的孜孜以求。

  近代概念的海派文化因为市场意识的高度自觉与市民行为的高度务实,在表现形态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改革开放以来,海派文化中的市场市民意识不断转型和升华,实用性之中的消极因素得以弱化和超越,日益呈现为与主流核心价值同频共振的正向效应。

  新时代要有新使命、新作为。上海要继续当好排头兵、先行者,必须在新时代坐标中坚定追求卓越的发展取向。上海的使命并不只是体现在自身发展的水平上,更重要的是服务全国大局,集聚和配置全球要素资源,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竞争。要抓住“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全面提升整体水平,打造体现国际高端水平的新功能;要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长三角区域整体竞争力提升。

  海派文化中的精细和卓越,在上海近年来的城市治理中有生动而具体的表现。上海提出要像绣花一样管理城市,努力解决好精细化管理超大城市的世界级难题。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双管齐下,提升管理效率,增强人民幸福感,成为上海城市治理的名片。“两张网”建设,不仅有智慧,更有温度,为善治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上海不断寻找超大城市的治理新路,成为现代城市治理的示范样板、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成效的全球典范,一步步迈向让在者舒心、来者倾心、未来者动心的魅力之城。

  总之,文化的存续不能脱离特定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海派文化的生成和嬗变过程见证了近代以来上海在中国和世界局势中的发展变迁。作为历史概念的近代海派文化,曾经为上海的发展提供了鲜明的城市标识,同时也成为某种无形的制约因素。在新时代的语境之下,历史概念的海派文化经过改革开放之后的转型与创新,在价值取向和精神内涵上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当前,重新审视海派文化的内在特质和价值取向,归根结底要思考的是上海的当下和未来如何带给中国和世界一个独特的文化上海,在经济社会发展达到现代化的基础上,同步实现文化层面的现代发展。

  (作者:徐锦江 郑崇选作者分别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所长、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原文链接:http://www.shjjjc.gov.cn/2015jjw/n2232/u1ai8856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反腐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反腐法制网 fffz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0904号-147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