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反腐法制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网友之声

画里有话 | 接续奋斗书写绿色传奇

时间:2021-08-29 作者:佚名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鹃

  

  塞罕坝机械林场,两名小游客在亮兵台游玩。 赵杰 摄

  

  塞罕坝机械林场下河边营林区,林场职工在对森林生物量进行调查。 赵杰 摄

  从一棵松到百万亩,从“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茫茫荒原到地球上一抹夺目的“中国绿”,塞罕坝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鸟的天堂”,这些令人神往的美丽画卷都能在塞罕坝目睹和感受。

  看到塞罕坝的今昔对比,总会由衷地感到骄傲。由于掠夺性采伐等原因,到上个世纪60年代,塞罕坝流沙遍地、草木稀疏,而距此180公里的北京几乎年年遭遇沙尘。如今的塞罕坝则向全世界诠释着“美丽中国”的模样:115万亩森林连绵不绝,成为全世界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如果把这里的树按一米的株距排开,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岭”,今天的塞罕坝地如其名,不仅景色秀美,也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无畏风沙、不惧严寒,塞罕坝的建设者们用红色精神写下绿色传奇。1962年,为了遏制沙漠逼近北京,涵养京津冀地区水源,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创业者,从全国18个省份集结上坝,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高寒沙地造林。荒原变林海绝非易事,建设者们经历过1962年、1963年两次会战失败,面临过荒山野岭重整山河的困难挑战,却始终愈挫愈勇,笃定了“不绿塞罕坝,誓死不后退”的坚定决心,筑起了一座座精神丰碑。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在塞罕坝干了13年,在任期间林场完成造林54万亩。伴他长眠的那片落叶松林,被称作“尚海纪念林”。一茬接着一茬干,一代接着一代干,三代塞罕坝人听从党的召唤,用青春、汗水和生命创造了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榜样,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踏上新征程、再建新功业,必须大力发扬塞罕坝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把绿色发展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山山水水间,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原文链接:http://www.ccdi.gov.cn/pl/202108/t20210826_248908.html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反腐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反腐法制网 fffz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0904号-147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