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界村:边境线上的幸福村
时间:2024-12-25 作者:佚名 来源: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
云岭先锋网讯 (记者 曾永会 通讯员 常超)金平县金水河镇隔界村,与越南仅有一河之隔,“隔界”之名由此而来。“生产就是巡逻,生活就是守边”,是隔界村村民的真实写照。
隔界村村民家家户户住上了小洋房(罗帅 摄)
隔界村党支部书记普玉忠的家距离62号界碑仅几十米。“把家安在边境线上,守着我们的国土,心里踏实。”普玉忠说。在普玉忠的带动下,全村68户325人搬离原来的老隔界村,在距离边境线更近的地方建起了新村。
2021年以来,云南大力推进边境幸福村建设,边境线上建起374个边境幸福村,隔界村就是其中之一。
“过去,村里交通不便,村民们住的是土房,走的是泥巴路,靠山吃山,看天吃饭。”普玉忠说。随着边境幸福村的建设,隔界村变了样子:宽阔平坦的水泥路通到村民家门口,村民住进了干净明亮的小洋房,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卫生室等设施一应俱全。
“我们不仅要让群众住进好房子,还要帮他们找到致富的新路子。”金水河镇党委副书记许耘说。
在隔界村党支部的带动下,村里发展起黑姜产业(曾永会 摄)
隔界村地广人稀,周边有连片的山地。长期以来,种香蕉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产业单一,且销路不广。“不能只靠一条腿走路,还要多渠道拓宽增收路子。”许耘说。
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隔界村党组织充分用好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找到了黑姜种植的新思路。“黑姜不用过多管护、产量还高,亩产量最多能达到2吨,亩产值能达到六七千元。”普玉忠说。
于是,村党支部牵头创办种植养殖合作社,按照“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吸纳一批致富带头人为合作社社员,由合作社为农户提供黑姜种苗、推广种植技术、兜底收购,并在村中创办初级加工厂,为20多个村民提供就业岗位。
黑姜产业成为隔界村村民增收的又一渠道(罗帅 摄)
秋冬时节,黑姜收获了。隔界村村民高海把一车黑姜从地里拉回来,把黑姜的根须去掉后,直接送到合作社收购,每公斤销售价为2.4元。“去年黑姜的收成不错,今年我又扩种了11亩,靠着种黑姜和香蕉,我家年收入将近20万元。”高海说。
“如今,党委、政府把我们村建设成边境幸福村,我们住上新房子、有了高收入,守边护边更有了底气。”普玉忠说。
原文链接:https://ylxf.1237125.cn/Html/News/2024/12/23/46665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元江热坝区冬早蔬菜喜获丰收
最新信息
- 2025-02-19公安机关全力维护海防...
- 2025-02-19公安机关深入推进长江...
- 2025-02-19监守自盗 50余万元...
- 2025-02-19抓赌的只拿钱不抓人?...
- 2025-01-06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
- 2025-01-03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
- 2024-12-25“临界预防+一般预防...
- 2024-12-25沙坡头检察:整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