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人才活水促农文旅融合——辽阳市太子河区育好驻村工作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4-12-18 作者:佚名 来源: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
“带着家人一起来朝光村,感受别样的氛围,真的很满足!”12月8日,家住辽阳市白塔区的居民孙丽梅向省外来的亲戚兴奋地分享着,朝光村民风淳朴,村民热情好客,令人难忘。作为民俗文化的守护者,朝光村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得到传承发展,吸引着更多的人来这里休闲放松。
朝光村是朝鲜族聚居村,环境整洁、生态优美,民居充满浓郁的朝鲜族特色。驻村第一书记徐世俊立足人文历史背景,把群众组织起来,积极推动落实“民俗文化+观光”全链条项目建设,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如今,民俗旅游、田园观光、风味餐饮,样样不落,农文旅融合业态正在逐渐成为朝光村发展的新动能……
历史文化底蕴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指标。辽阳市太子河区深入挖掘区域内历史文化内涵,厚植文化元素,注重文化与产业相融相生,加速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市场供给与消费释放,实现“双向奔赴”。
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需要注入源头活水,发挥驻村工作力量,吸引更多“土专家”“乡创客”壮大人才队伍。如何找准其中党建结合点,不断激发乡村内生动力,让村民生活水平得到提升、尝到甜头?
给钱给物,不如先给个好干部。今年3月,结合致富产业定位和群众经营需求,太子河区委组织部调研制定51份村情档案,按照人村适配原则选派驻村工作力量,14名驻村第一书记、6名选调生走马上任。太子河区紧贴农村形势、紧盯人才需求、紧扣精准管理,通过驻村工作力量传达最新政策、启发治村方法、探寻发展路径,激励担当实干促发展。
爬上山岭、背靠大棚、走进民宿;听村集体经济壮大的秘诀、学特色文旅业发展的思路、看电商带动农产品销售的实践……在衍水河畔,驻村力量相互协作、共同成长的氛围日益浓厚。太子河区积极组织驻村力量到先进地区实地观摩,书记面对面讲给书记听,“沉浸式”教方法、说经验。
“这个村的发展模式可借鉴,我们回去仔细研究。”“通过实地考察,真是心服口服,找到了差距。”……每个实践典型,都是一本鲜活的现场教科书。每到一处,大家边问边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习到了创新做法和特色产业发展理念,进一步开阔了工作视野,增长了见识,拓宽了思路。
“这次电商培训及时解渴,我深切感受到发展现代农业,抓住网络营销的机遇是必由之路。”选调生林哲萌对培训老师的精彩授课感叹道。为进一步适应网络自媒体发展趋势,引导驻村工作力量为家乡发声代言,太子河区委组织部邀请知名网络主播“老董家三丫头”、“网红地瓜第一书记”邵诚妍现身说法,讲授农村文旅、电商“带货”工作经验,在线解锁流量密码,激发了驻村力量“出圈上镜”的热情和决心,让“土特产”搭上“网络快车”,更打开了致富增收的“新赛道”。
目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和美乡村建设等项目资金900万元已经投放到驻村工作力量所在村,一幅幅光彩熠熠的乡村新画卷悄然铺开,村民也尝到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甜头。驻村力量参与录制的短视频“带你观花海”,拉动了段夹河村北菊花海景点在国庆黄金周接待游客超10万人,带动村集体经济和沿线村民增收致富20万元;借力稻田画的宣传,沙岭稻米小镇打响稻米品牌,实现文旅与农产品销售同提升。
原文链接:https://www.lndj.gov.cn/portaluploads/html/site-5/info/5244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4-02村民反映宁夏回族自治...
- 2025-03-26致中共福建省纪律检查...
- 2025-03-26致中共福安市委周祥祺...
- 2025-03-26致中共福建省委周祖翼...
- 2025-03-26致中共福安市纪律检查...
- 2025-03-26致福建省退役军人事务...
- 2025-03-26致宁德市人民政府党帅...
- 2025-03-26致福建省人民政府王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