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强化党建引领 让物业服务更有温度
时间:2024-12-18 作者:佚名 来源:安徽先锋网
专稿:近年来,滁州市聚焦小区物业服务难题,大力推进“皖美红色物业”建设,不断严密组织体系、推动力量下沉、优化阵地功能,全面提升小区物业服务水平,做实群众“暖心实事”,提升群众“幸福成色”。
组织体系“一贯到底”,变“各自抓”为“联合抓”。构建自上而下组织体系,发挥党组织在小区物业服务中统领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解决“都管都不管”问题。联席会议牵头抓总。树牢“抓行业就要抓党建,抓监管就要抓党建”思维,在市县两级全部建立组织、住建部门双牵头的“皖美红色物业”建设联席会议,明确公安、民政、城管等18个成员单位及具体职责,形成顶格推进、条抓块统、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去年以来,共召开联席会议30余次,推动将“安心托幼”“放心家政”等项目列入“为民办实事”高位推进。大工委联动推进。注重发挥街道大工委属地作用,凝聚起职能部门、共建单位、物业企业党组织、小区党支部等多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推动党建联建、资源联享、难题联解、事业联办。去年以来,依托全市22个街道大工委和226个社区大党委,吸纳800余名辖区单位、物业企业和业委会党员负责人任兼职委员,联动解决小区充电难、卫生清理不及时等问题1100余个。党支部闭环落实。推深“两个覆盖”攻坚,建立小区党支部1016个,健全完善党支部领导下的“诉求汇总、统一协商、多方联动、分类处置、限时办结、评价考核”机制,构建工作闭环,提升服务质效。在全市物业小区设置1200多个社情民意“码上办”诉求直报点,收集并解决问题1.2万个。
资源力量“一网统管”,变“无序帮”为“靶向帮”。依托基层“一张网”,由小区党支部主导各方资源力量,精准对接居民需求,解决服务和需求“两张皮”问题。统筹下沉力量。深化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探索“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小区吹哨、党员报到”机制,推行群众点单、小区党支部出单、在职党员接单工作模式,引导职能部门和在职党员认领项目,主动到小区开展服务。去年以来,全市2.5万名在职党员到小区报到,开展服务6.8万次。管理网格力量。按照“全科网格”要求,以小区为基本单元划分网格,推动小区党支部书记担任网格长,管理网格内社区工作者和公安、城管、住建、市监等职能部门人员,开展宣传政策、排查隐患、化解纠纷等工作,为居民提供服务。去年以来,小区网格协调解决居民反映问题3200余个。领导自治力量。加强小区党支部对业主委员会和物业企业的领导,制定业主委员会候选人“九不能九不宜”负面清单,赋予小区党支部人选建议权,健全物业企业信用档案管理和“红黑榜”机制,赋予对小区党支部50%的评价权。去年以来,主管部门先后对小区党支部评价为“差”的物业企业进行处罚42家、清退不合格13家。
服务功能“一站集成”,变“小平台”为“大舞台”。推进小区党群服务站“八有八建”建设,优化服务功能,推动服务升级,解决“最后一米”不畅问题。科学选址布局。统筹各部门阵地,综合考虑区位特点、人群特征、服务半径等因素,把服务站建在交通便利、人流密集、出入方便的地方,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利服务。目前,全市已建成服务站423个、覆盖小区近500个。合理设置功能。推行服务站“5+X”功能布局,即建设为民办事、协商议事、学习教育、公共服务、文化宣传等5个基本功能区,结合居民需求建设20个拓展功能区,将政策宣传、议事协商、便民服务、党群服务等功能一站集约,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规范运营管理。整合社区工作者、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人员、小区居民、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制定有固定人员驻站、有志愿服务团队、有主题活动支撑、有社会力量参与、有诉求化解机制、有工作经费保障的“六有”日常运行制度,鼓励结合实际提供延时服务、错时服务,让服务站成为党员、群众愿来、想留、能聚的“温馨之家”。
原文链接:https://www.ahxf.gov.cn/Home/Content/1172554?ClassId=6169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4-02村民反映宁夏回族自治...
- 2025-03-26致中共福建省纪律检查...
- 2025-03-26致中共福安市委周祥祺...
- 2025-03-26致中共福建省委周祖翼...
- 2025-03-26致中共福安市纪律检查...
- 2025-03-26致福建省退役军人事务...
- 2025-03-26致宁德市人民政府党帅...
- 2025-03-26致福建省人民政府王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