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反腐法制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腐败案例

媒体聚焦 | 以法治力量守护“徽风皖韵”媒体汇

时间:2024-11-17 作者:佚名 来源:安徽省人民检察院

  

  导语

  11月5日下午,安徽省检察院、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召开“以法治力量守护‘徽风皖韵’”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通报检察公益诉讼助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监督活动情况,以及安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情况,发布8件相关典型案例。中央暨省级新闻媒体进行了集中宣传报道。

  

  ▲新闻发布会现场

  新华社

  

  安徽: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注入检察力量

  记者 潘峰

  记者11月5日从安徽省人民检察院获悉,安徽省人民检察院与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3年11月起联合部署开展的“公益诉讼检察助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监督活动,聚焦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历史建筑等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办理了一批检察公益诉讼案件。

  一年来,安徽全省检察机关共办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311件,制发检察建议284件,提起诉讼14件。安徽省人民检察院与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立线索移送、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并以个案办理为契机,与相关部门建立12项公益诉讼协作机制,有效凝聚了工作合力。

  为守护安徽历史文化“金名片”,安徽省人民检察院直接办理“徽文化文物遗产保护公益诉讼案”,并部署黄山、宣城、池州三市成立办案分组,加大对文物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针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保护问题,安徽省检察机关制发检察建议122条,助力解决城乡历史文化载体保护不到位、文物活化利用不足等问题78个,推动了一批历史街区和传统村落在“活下来”的同时“火起来”;黄山、阜阳、合肥等地检察机关聚焦非遗保护与传承,办理相关案件17件,让传统文化基因焕发生机活力。

  记者了解到,安徽省检察机关注重将个案办理与社会治理相结合,以“调研报告+检察建议”等形式,为文物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良方”。同时,撰写相关调研报告和理论文章,积极搭建工作平台,积极推动立法,深化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全面推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检察公益诉讼,有利于形成行政执法与检察监督的良性互动,全方位筑牢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治屏障。”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李卫东介绍,安徽省检察机关将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进一步强化与住建等部门的协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更多检察力量。

  人民网

  

  安徽检察:一年311件公益诉讼助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记者 韩震震

  聚焦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保护问题,去年11月起,安徽省人民检察院与省住建厅联合部署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助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监督活动。一年来,安徽全省三级检察机关通过分层监督、一体履职,共办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311件,制发检察建议284件,提起诉讼14件。

  11月5日下午,安徽省人民检察院与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检察公益诉讼助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监督活动情况。

  2023年6月,安徽省人民检察院与省住建厅会签《关于建立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意见》,在7个方面建立线索移送、信息共享等6项工作机制。专项监督活动中,检察机关与住建、文旅等行政机关紧密协作,共开展磋商座谈277次、联合摸排线索78次,95%的问题在审前程序得到解决。以个案办理为契机,检察机关还与住建等行政机关建立公益诉讼协作机制12项。

  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和安徽优秀乡土文化的金名片。2023年12月,安徽省检察院通过“以事立案”方式将“徽文化文物遗产保护公益诉讼案”作为省院自办案件,并部署黄山、宣城、池州三市成立办案分组,加大对文物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其间共摸排文物文化遗产保护案件线索127条,立案115件,制发检察建议98件。

  针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保护问题,安徽全省检察机关制发检察建议122条,助力解决城乡历史文化载体保护不到位、文物活化利用不足等问题78个,推动了一批历史街区和传统村落在“活下来”的同时“火起来”。

  同时,安徽检察机关还将个案办理与社会治理相结合,以“调研报告+检察建议”等形式,为文物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出良方,撰写相关调研报告和理论文章7篇,从点到面,深化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央广新闻

  

  安徽通过公益诉讼助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记者 梁明星

  记者今天从安徽省检察院获悉,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助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监督活动一年以来,安徽省检察机关共办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311件,制发检察建议284件,提起诉讼14件,督促、推动涉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历史建筑等历史文化载体保护、修缮不到位问题332个。

  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和优秀乡土文化的金名片。安徽检察机关针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保护问题制发检察建议122条,助力解决城乡历史文化载体保护不到位、文物活化利用不足等问题78个,推动了一批历史街区和传统村落在“活下来”的同时“火起来”。

  与此同时,在专项监督活动开展过程中,安徽省检察机关依托“府检联动”机制,以个案办理为契机,强化与行政机关的沟通协作,相关市、县检察院与住建、文旅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12个,建立检察官联络站等工作平台4个,推动行政机关出台专门工作机制7个,达到个案办理与系统治理的有机统一,有效守护徽风皖韵。

  据介绍,安徽省现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82个,其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座(省级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1个(省级1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4个(省级21个),历史文化街区37片,历史建筑6275处,基本形成特色鲜明、类型丰富、数量众多的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中国新闻网

  

  安徽检方开展专项活动 护城乡历史“活化石”

  记者 赵强 傅天骋

  “一年来,全省三级检察机关通过分层监督、一体履职,共办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311件,制发检察建议284件,提起诉讼14件。”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李卫东5日说。

  

  新闻发布会现场。傅天骋 摄

  当日,安徽省人民检察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就该省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助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监督活动(下称“专项活动”)情况进行通报。

  2023年11月,安徽省人民检察院与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聚焦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保护问题,联合部署开展专项活动。专项活动开展以来,安徽省检察机关办理了一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历史建筑等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检察公益诉讼案件,以法治力量守护徽风皖韵。

  其中,黄山市屯溪区人民检察院针对集中展示“戴震文化”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隆阜老街存在违章搭建、展示不足等问题,将其纳入“徽文化”保护专案,三级院组建联合办案团队开展调查,一体化推进案件办理。

  李卫东说,该省针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保护问题制发检察建议122条,助力解决城乡历史文化载体保护不到位、文物活化利用不足等问题78个,推动了一批历史街区和传统村落在“活下来”的同时“火起来”。

  此外,黄山、阜阳、合肥等地检察机关聚焦非遗保护与传承,办理相关案件17件,让传统文化基因焕发生机活力。黄山市人民检察机关共走访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0余处,针对重点非遗项目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缺乏传承、扶持与保护等问题开展精准监督,助推了徽州目连戏、汪满田鱼灯等一批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汪恭文介绍,该省现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82个,其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4个,有历史文化街区37片,历史建筑6275处。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以法治力量守护徽风皖韵

  11月5日,据省检察院消息,省检察院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部署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助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监督活动一年以来,我省检察机关共办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311件,制发检察建议284件,提起诉讼14件,督促、推动解决涉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历史建筑等历史文化载体保护、修缮不到位问题332个。

  与此同时,在专项监督活动开展过程中,我省检察机关依托“府检联动”机制,以个案办理为契机,强化与行政机关的沟通协作,相关市、县检察院与住建、文旅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12个,建立检察官联络站等工作平台4个,推动行政机关出台专门工作机制7个,达到个案办理与系统治理的有机统一,有效守护了徽风皖韵。

  据介绍,我省现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82个,其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座(省级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1个(省级1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4个(省级21个),历史文化街区37片,历史建筑6275处,基本形成特色鲜明、类型丰富、数量众多的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安徽日报

  

  2024年11月7日《安徽日报》2版

  以法治力量守护徽风皖韵

  记者 方舢

  11月5日,记者从省检察院获悉,省检察院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部署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助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监督活动一年以来,我省检察机关共办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311件,制发检察建议284件,提起诉讼14件,督促、推动解决涉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历史建筑等历史文化载体保护、修缮不到位问题332个。

  与此同时,在专项监督活动开展过程中,我省检察机关依托“府检联动”机制,以个案办理为契机,强化与行政机关的沟通协作,相关市、县检察院与住建、文旅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12个,建立检察官联络站等工作平台4个,推动行政机关出台专门工作机制7个,达到个案办理与系统治理的有机统一,有效守护了徽风皖韵。

  据介绍,我省现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82个,其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座(省级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1个(省级1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4个(省级21个),历史文化街区37片,历史建筑6275处,基本形成特色鲜明、类型丰富、数量众多的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安徽日报客户端

  

  督促、推动解决问题332个! 以法治力量守护徽风皖韵

  记者 方舢

  11月5日,记者从省检察院获悉,省检察院与省住建厅联合部署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助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监督活动一年以来,我省检察机关共办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311件,制发检察建议284件,提起诉讼14件,督促、推动涉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历史建筑等历史文化载体保护、修缮不到位问题332个。

  与此同时,在专项监督活动开展过程中,我省检察机关依托“府检联动”机制,以个案办理为契机,强化与行政机关的沟通协作,相关市、县检察院与住建、文旅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12个,建立检察官联络站等工作平台4个,推动行政机关出台专门工作机制7个,达到个案办理与系统治理的有机统一,有效守护了徽风皖韵。

  据介绍,我省现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82个,其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座(省级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1个(省级1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4个(省级21个),历史文化街区37片,历史建筑6275处,基本形成特色鲜明、类型丰富、数量众多的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安徽法治报

  

  2024年11月7日《安徽法治报》头版头条

  以法治力量守护徽风皖韵

  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助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

  记者 徐奥萍

  城乡历史文化见证了物换星移的沧桑,散发出流风余韵的芬芳。11月5日,省检察院联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共同通报检察公益诉讼助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监督活动成果。

  安徽现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82个,其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座(省级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1个(省级1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4个(省级21个),有历史文化街区37片,历史建筑6275处。据了解,2023年6月,省检察院与省住建厅会签《关于建立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意见》,在7个方面建立线索移送、信息共享等6项工作机制。当年11月,两单位聚焦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保护问题,联合部署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助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监督活动。一年来,全省三级检察机关通过分层监督、一体履职,共办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311件,制发检察建议284件,提起诉讼14件。

  精准监督撑起法治“保护伞”

  本次专项监督活动中,检察机关的监督重点是什么?据介绍,此次监督重点聚焦破坏历史城区以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的行为;在历史城区以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开展破坏性生产、开发活动,修建危险设施的行为;在历史城区范围内新建、改建建筑超出保护规划确定的建筑高度要求的行为;未经批准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拆除历史建筑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行为;违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行为。

  专项活动中,检察机关一方面注重精准监督,通过行政公益诉讼的磋商、检察建议、提起诉讼等多元手段,有效激活行政机关对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责任,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造成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侵害危险的行政违法行为,为推动公益诉讼办案质效“提档升级”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强调依法规范。引导各级检察机关规范司法行为、防范办案风险,引导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规划)部门依法全面履职、严格规范执法。

  多点发力擦亮文化“金名片”

  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和优秀乡土文化的金名片。去年12月,省检察院通过“以事立案”方式将“徽文化文物遗产保护公益诉讼案”作为省检察院自办案件办理,并部署黄山、宣城、池州三市成立办案分组,加大对文物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共摸排文物文化遗产保护案件线索127条,立案115件,制发检察建议98件。黄山市屯溪区检察院针对集中展示“戴震文化”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隆阜老街存在违章搭建、展示不足等问题,一体化推进案件办理。

  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是城乡历史的“活化石”。针对相关保护问题,检察机关制发检察建议122条,助力解决城乡历史文化载体保护不到位、文物活化利用不足等问题78个,推动了一批历史街区和传统村落在“活下来”的同时“火起来”。和县检察院针对篾匠街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年久失修、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制发检察建议后,与住建部门召集消防、城管等部门召开联合磋商会,推动整改保护。

  针对非遗保护与传承,黄山、阜阳、合肥等地检察机关聚焦非遗保护与传承,办理相关案件17件,让传统文化基因焕发生机活力。

  府检联动画好守护“同心圆”

  省检察院副检察长李卫东介绍,此次专项监督活动中,检察机关与住建、文旅等行政机关紧密协作,共开展磋商座谈277次、联合摸排线索78次,办理了一批高质效公益诉讼案件,95%的问题在审前程序得到解决。专项监督活动中,检察机关聚焦精准性、规范性,共办理该领域案件311件,积累了一批优秀的办案经验,为全国检察机关在文物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探索提供了有益借鉴。

  同时,聚焦重点办案方向,向相关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284份,督促、推动解决涉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历史建筑等历史文化载体保护、修缮不到位问题332个,有效守护了“徽风皖韵”。

  此外,检察机关还以个案办理为契机,强化与行政机关的沟通协作,相关市、县检察院与住建、文旅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12个,建立检察官联络站等工作平台4个,推动行政机关出台专门工作机制7个,达到了个案办理与系统治理的有机统一。同时,将个案办理与社会治理相结合,以“调研报告+检察建议”等形式,为文物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出良方。

  安徽交通广播

  

  以法治力量守护“徽风皖韵”

  记者 戴红莲

  11月5日下午,省检察院、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召开“以法治力量守护‘徽风皖韵’”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通报检察公益诉讼助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监督活动情况,并发布8件相关典型案例。

  省检察院副检察长李卫东介绍,去年11月,省检察院与省住建厅聚焦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保护问题,联合部署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助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监督活动。“一年来,全省三级检察机关通过分层监督、一体履职,共办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311件,制发检察建议284件,提起诉讼14件。”
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和优秀乡土文化的金名片。李卫东副检察长介绍,去年12月,省检察院通过“以事立案”方式将“徽文化文物遗产保护公益诉讼案”作为省检察院自办案件办理,并部署黄山、宣城、池州三市成立办案分组,加大对文物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共摸排文物文化遗产保护案件线索127条,立案115件,制发检察建议98件。黄山市屯溪区检察院针对集中展示‘戴震文化’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隆阜老街存在违章搭建、展示不足等问题,将其纳入‘徽文化’保护专案,三级院组建联合办案团队开展调查,一体化推进案件办理。”
发布会上,省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主任徐芳发布了8件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包括池州市检察机关督促保护九华山风景区九华乡老田村传统村落行政公益诉讼案、黄山市屯溪区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隆阜老街历史文化街区行政公益诉讼案、金寨县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花石乡传统村落及红色文物行政公益诉讼案等。“涵盖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历史建筑传统风貌维护、坍塌损毁修缮、消防隐患排查、生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内容。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挖掘、盘活文物和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实现历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利用和传承目标。”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汪恭文表示,全省现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82个,其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4个,有历史文化街区37片,历史建筑6275处。开展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是依法推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手段。“专项监督活动开展以来,在全省检察系统的支持下,我们强化‘府检联动’效应,聚焦重点领域、共性问题及时解决好实际问题,探索了一些做法,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我们将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以案释法,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断推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公益诉讼工作取得新成效。”

  安徽广播电台

  

  记者从省检察院了解到,省检察院与省住建厅在“府检联动”机制框架下,联合部署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助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监督活动,着力解决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保护问题,推动一批历史街区和传统村落在“活下来”的同时“火起来”。

  “公益诉讼检察助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监督活动于去年11月启动。省检察院与省住建厅依托“府检联动”机制,建立线索移送、信息共享等6项工作机制,重点做好文物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等的保护与发展。

  省检察院副检察长李卫东:针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保护问题制发检察建议122条,助力解决城乡历史文化载体保护不到位、文物活化利用不足等问题78个,推动了一批历史街区和传统村落在“活下来”的同时“火起来”。

  在省检察院与省住建厅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对现有的82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全面推进挂牌保护,加强保护修缮,完善文化遗产展示传承、推动传统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传统生活场景延续,形成系统推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

  省住建厅二级巡视员汪恭文:专项监督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强化“府检联动”效应,聚焦重点领域共性问题,及时解决好实际问题,基本形成了特色鲜明、类型丰富、数量众多的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市场星报

  

  2024年11月7日《市场星报》头版

  一年311件公益诉讼助力守护“徽风皖韵”

  记者 徐越蔷

  星报讯 11月6日,安徽省检察院、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举行“以法治力量守护‘徽风皖韵’”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通报检察公益诉讼助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监督活动情况,并发布8件相关典型案例。

  2023年11月,省检察院与省住建厅聚焦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保护问题,联合部署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助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监督活动。一年来,全省三级检察机关通过分层监督、一体履职,共办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311件,制发检察建议284件,提起诉讼14件。

  2023年6月,省检察院与省住建厅会签《关于建立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意见》,在7个方面建立线索移送、信息共享等6项工作机制。2023年12月,省检察院通过“以事立案”方式,将“徽文化文物遗产保护公益诉讼案”作为省检察院自办案件办理,并部署黄山、宣城、池州三市成立办案分组,加大对文物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共摸排文物文化遗产保护案件线索127条,立案115件,制发检察建议98件。

  针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保护问题制发检察建议122条,助力解决城乡历史文化载体保护不到位、文物活化利用不足等问题78个,推动了一批历史街区和传统村落在“活下来”的同时“火起来”。全省检察机关注重将个案办理与社会治理相结合,以“调研报告+检察建议”等形式,为文物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出良方。

  此次发布的8件典型案例,包括7件行政公益诉讼审前程序案件和1件行政公益诉讼起诉案件,涵盖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历史建筑传统风貌维护、坍塌损毁修缮、消防隐患排查、生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内容。

  大皖新闻

  

  通过公益诉讼助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安徽检察机关一年办理相关案件311件

  记者 赵明玉

  大皖新闻讯 11月5日,安徽省检察院联合安徽省住建厅举办“助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监督活动”发布会。通报活动开展相关情况,一年来全省检察机关共办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311件,制发检察建议284件,提起诉讼14件。

  

  2023年11月,安徽省检察院与省住建厅聚焦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保护问题,联合部署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助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监督活动。一年来,全省三级检察机关通过分层监督、一体履职,共办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311件,制发检察建议284件,提起诉讼14件。

  2023年6月,安徽省检察院与省住建厅会签《关于建立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意见》,在7个方面建立线索移送、信息共享等6项工作机制。专项监督活动中,检察机关与住建、文旅等行政机关紧密协作,共开展磋商座谈277次、联合摸排线索78次,95%的问题在审前程序得到解决。以个案办理为契机,检察机关与住建等行政机关建立公益诉讼协作机制12项,有效凝聚了工作合力。

  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和优秀乡土文化的金名片。2023年12月,安徽省检察院通过“以事立案”方式将“徽文化文物遗产保护公益诉讼案”作为省检察院自办案件办理,并部署黄山、宣城、池州三市成立办案分组,加大对文物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共摸排文物文化遗产保护案件线索127条,立案115件,制发检察建议98件。黄山市屯溪区检察院针对集中展示“戴震文化”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隆阜老街存在违章搭建、展示不足等问题,将其纳入“徽文化”保护专案,三级院组建联合办案团队开展调查,一体化推进案件办理。

  针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保护问题制发检察建议122条,助力解决城乡历史文化载体保护不到位、文物活化利用不足等问题78个,推动了一批历史街区和传统村落在“活下来”的同时“火起来”。

  注重将个案办理与社会治理相结合,以“调研报告+检察建议”等形式,为文物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出良方。撰写相关调研报告和理论文章7篇,从点到面,深化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发布会当天,还通报了全省检察机关助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公益诉讼8个典型案例。

  合肥晚报

  

  2024年11月6日《合肥晚报》A5版

  公益诉讼检察助保徽文化

  一年来 办理相关案件311件,提起诉讼14件

  记者 王雅雯

   11月5日,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和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公益诉讼检察助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监督活动情况,并发布典型案例。

  2023年11月,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和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聚焦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保护问题,联合部署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助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监督活动。

  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李卫东介绍,一年来,全省三级检察机关通过分层监督、一体履职,共办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311件,制发检察建议284件,提起诉讼14件。

  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和优秀乡土文化的金名片。2023年12月,省检察院通过“以事立案”方式将“徽文化文物遗产保护公益诉讼案”作为省检察院自办案件办理,并部署黄山、宣城、池州三市成立办案分组,加大对文物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共摸排文物文化遗产保护案件线索127条,立案115件,制发检察建议98件。

  同时,针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保护问题制发检察建议122条,助力解决城乡历史文化载体保护不到位、文物活化利用不足等问题78个,推动了一批历史街区和传统村落在“活下来”的同时“火起来”。

  黄山、阜阳、合肥等地检察机关聚焦非遗保护与传承,办理相关案件17件,让传统文化基因焕发生机活力。

  其中,长丰县检察院针对“下塘火狮”非遗传承断档问题,通过实地走访、公开听证等形式,推动当地积极开展传承人申报、开展展示活动,让这一非遗技艺再现群众视野。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汪恭文在发布会上介绍,当前,全省现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82个,其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座(省级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1个(省级1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4个(省级21个),有历史文化街区37片,历史建筑6275处。

  ■【典型案例】

  池州市检察机关督促保护九华山风景区九华乡老田村传统村落行政公益诉讼案

  九华山风景区九华乡老田村被称为“九华第一村”,系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因年久失修,古村落核心区多处古民居、古建筑破损严重,消防设施缺乏,安全隐患增加。

  2024年2月,九华山风景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九华山检察院)在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助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监督活动中发现本案线索。

  3月14日,池州市检察院组织召开磋商会。池州市检察院协同市住建局争取省级项目资金200万元、九华乡政府争取地方配套资金600万元用于古建筑修缮。

  之后,传统村落入口处设置了标志牌,村口泥塘水系已疏浚并改造成景观莲花池。古村落核心区添置了便携式消防设施,危房周边安装了临时保护架并设有提示牌。通过旅游项目引进了古琴制作传承人、中国匠人等高端人才,开设了多家文化体验馆,并完成了整体旅游项目规划。

  黄山市屯溪区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隆阜老街历史文化街区行政公益诉讼案

  位于屯溪区的隆阜老街有两千多年历史,于2023年获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街区内自建房较多,存在违反保护规划要求违章搭建,造成街区历史建筑受损等问题。

  2024年上半年,“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志愿者向检察机关反映隆阜老街市级文保单位戴震藏书楼西墙被邻近住户违章搭建过廊问题。黄山市屯溪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屯溪区检察院)经初查后于2024年8月5日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

  10月11日,屯溪区检察院邀请代表委员及“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志愿者对案涉问题进行“回头看”,发现戴震藏书楼等文保单位已得到妥善维护及加固;住建部门对街区传统建筑采用黑、灰色彩及坡顶青瓦白脊房、马头墙等皖南民居建筑特色形式,进行了科学合理的维护修缮和内部改造;增添了街区文化标识,街巷空间环境得到整体提升。

  亳州市谯城区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北关历史街区内老旧小区消防安全隐患行政公益诉讼案

  亳州市谯城区花戏楼街道花戏楼小区(又名明清小区)位于亳州北关历史文化街区内,系老旧还原小区,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花戏楼仅一路之隔。该小区建于1999年,共有6层居民住宅楼20幢,建筑面积5.76万平方米。由于年久失修,线路老化,消防责任落实不到位,消防设施配套不健全,多次发生火灾。

  2023年12月28日,谯城区检察院向亳州市谯城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诉讼过程中,花戏楼街道办向谯城区委区政府汇报,调阅老旧小区改造规划设计图纸,制定新的老旧小区消防改造实施方案,进行全面整改。经谯城区消防救援大队现场指导和谯城区检察院跟进监督,案涉消防安全隐患已得到整改。

  合肥通

  

  3大典型案例发布!安徽通报文物文化遗产保护专项活动情况

  记者 王雅雯

  11月5日,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和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公益诉讼检察助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监督活动情况,并发布典型案例。

  2023年11月,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和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聚焦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保护问题,联合部署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助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监督活动。

  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李卫东介绍,一年来,全省三级检察机关通过分层监督、一体履职,共办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311件,制发检察建议284件,提起诉讼14件。

  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和优秀乡土文化的金名片。2023年12月,省检察院通过“以事立案”方式将“徽文化文物遗产保护公益诉讼案”作为省检察院自办案件办理,并部署黄山、宣城、池州三市成立办案分组,加大对文物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共摸排文物文化遗产保护案件线索127条,立案115件,制发检察建议98件。

  同时,针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保护问题制发检察建议122条,助力解决城乡历史文化载体保护不到位、文物活化利用不足等问题78个,推动了一批历史街区和传统村落在“活下来”的同时“火起来”。

  黄山、阜阳、合肥等地检察机关聚焦非遗保护与传承,办理相关案件17件,让传统文化基因焕发生机活力。

  其中,长丰县检察院针对“下塘火狮”非遗传承断档问题,通过实地走访、公开听证等形式,推动当地积极开展传承人申报、开展展示活动,让这一非遗技艺再现群众视野。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汪恭文在发布会上介绍,当前,全省现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82个,其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座(省级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1个(省级1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4个(省级21个),有历史文化街区37片,历史建筑6275处。

  汪恭文表示,将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以案释法,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断推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评公益诉讼工作取得新成效,着力推进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设。

  【典型案例】

  池州市检察机关督促保护九华山风景区九华乡老田村传统村落行政公益诉讼案

  九华山风景区九华乡老田村被称为“九华第一村”,系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因年久失修,古村落核心区多处古民居、古建筑破损严重,消防设施缺乏,安全隐患增加。

  2024年2月,九华山风景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九华山检察院)在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助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监督活动中发现本案线索。

  通过现场走访调查、无人机取证、调取权力清单等方式查明:九华山风景区九华乡老田村(以下简称老田村)传统村落入口处未设置标志牌,村口水塘淤泥堆积、蓝藻泛滥;“新城旧第”等2处古民居墙体已倒塌,另4处古民居处于倒塌加速期;核心区缺乏消防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3月14日,池州市检察院组织召开磋商会。池州市检察院协同市住建局争取省级项目资金200万元、九华乡政府争取地方配套资金 600 万元用于古建筑修缮.。

  之后,传统村落入口处设置了标志牌,村口泥塘水系已疏浚并改造成景观莲花池。古村落核心区添置了便携式消防设施,危房周边安装了临时保护架并设有提示牌。通过旅游项目引进了古琴制作传承人、中国匠人等高端人才,开设了多家文化体验馆,并完成了整体旅游项目规划。

  黄山市屯溪区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隆阜老街历史文化街区行政公益诉讼案

  位于屯溪区的隆阜老街有两千多年历史,于2023年获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街区内自建房较多,存在违反保护规划要求违章搭建,造成街区历史建筑受损等问题。

  2024年上半年,“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志愿者向检察机关反映隆阜老街市级文保单位戴震藏书楼西墙被邻近住户违章搭建过廊问题。

  黄山市屯溪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屯溪区检察院)经初查后于2024年8月5日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

  9月14日,屯溪区检察院根据规定,分别向区住建局、区文旅体局制发检察建议。

  10月11日,屯溪区检察院邀请代表委员及“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志愿者对案涉问题进行“回头看”,发现戴震藏书楼等文保单位已得到妥善维护及加固;住建部门对街区传统建筑采用黑、灰色彩及坡顶青瓦白脊房、马头墙等皖南民居建筑特色形式,进行了科学合理的维护修缮和内部改造;隆阜片区基础设施及文化设施修复与提升等项目已获批专项债资金;文旅部门对非遗项目隆阜抬阁、徽墨制作等传统技艺,结合文创体验进行活态传承和展示;增添了街区文化标识,街巷空间环境得到整体提升。

  亳州市谯城区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北关历史街区内老旧小区消防安全隐患行政公益诉讼案

  亳州市谯城区花戏楼街道花戏楼小区(又名明清小区)位于亳州北关历史文化街区内,系老旧还原小区,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花戏楼仅一路之隔。该小区建于1999年,共有6层居民住宅楼20幢,建筑面积5.76万平方米。由于年久失修,线路老化,消防责任落实不到位,消防设施配套不健全,多次发生火灾,

  2023年12月28日,谯城区检察院向亳州市谯城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诉讼过程中,花戏楼街道办向谯城区委区政府汇报,调阅老旧小区改造规划设计图纸,制定新的老旧小区消防改造实施方案,进行全面整改。

  花戏楼小区先后配套建设微型消防站2座,消火栓5个,移动式灭火器552个,制作《小区居民消防公约》《社区消防安全检查制度》和《社区消防宣传教育制度》宣传图板50块,消防通道指示牌20处,专门配备楼栋消防安全员,常态化对各楼栋、各单元的消防设备、消防隐患开展巡查。经谯城区消防救援大队现场指导和谯城区检察院跟进监督,案涉消防安全隐患已得到整改。

  


原文链接:http://www.ah.jcy.gov.cn/jwgk/xwfbh/202411/t20241111_671955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反腐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反腐法制网 fffz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0904号-147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