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反腐法制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媒体关注

检察日报:听障人士也能使用“120”

时间:2024-09-12 作者:佚名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

  

  

  

  9月6日《检察日报》第2版

  

  “收到呼救报警信息,这是具体位置,还有伤情情况……”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调度平台里,“收到自动呼救”的提示音响亮又急促,听障人士报警界面自动弹出,求救人位置被精准定位,调度员通过对话界面与求救人持续文字沟通,在了解患者病情和确保定位准确后,派出了救护车。

  这是“呼伦贝尔120”小程序为特殊群体在“云端”开辟的一条“绿色生命通道”,而这一平台的打造,与海拉尔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公益诉讼案分不开。

  今年5月,海拉尔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在履职中发现,当地医疗急救指挥中心“120”急救电话仅具备普通来电呼叫功能,没有兼顾听力障碍、言语障碍群体自主报警需求,他们的生命健康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对此,海拉尔区检察院决定展开公益诉讼立案调查。

  办案过程中,该院积极对接行政机关,并通过磋商推动其加强监管,对“120”报警平台进行升级改造,实现文字报警等功能,满足特殊群体无障碍报警需求。

  

  

  

  

  

  

  7月31日,“呼伦贝尔120”小程序正式上线,听障人士只需打开小程序和手机定位,编辑相关信息并一键发送,报警人的关键信息就会自动推送到调度平台。

  此外,行政机关逐步组织残障人士进行线上培训,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并掌握使用流程。

  “这个程序对于残障人士来说确实很方便,也很有必要。”海拉尔区人大代表,靠山街道育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朱丽红表示。海拉尔区人大代表、呼伦贝尔学院法学与经济管理学院教师李喆表示,希望拓展宣传渠道,让更多残障人士及时了解和掌握“呼伦贝尔120”小程序的使用方法。

  据海拉尔区检察院检察长吉娜介绍,“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该院已督促整改未设置低位服务台、未设置无障碍服务窗口等不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问题46处,并督促各体育场馆设置醒目的无障碍引导标识、触摸式盲文电梯按钮等,有效提升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

  


原文链接:http://www.nm.jcy.gov.cn/xwzx/mtbd2/202409/t20240909_664365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反腐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反腐法制网 fffz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0904号-147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