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弼时:家书里的“大爱”与“小爱”
时间:2024-08-24 作者:佚名 来源:吉林省纪委省监委
“冒险奋勇男儿事,况现今社会存亡生死亦全赖我辈青年将来造成大福家世界,同天共乐,此亦我辈青年人的希望和责任……”
“中国人民今后的任务是恢复和发展工农业,为此,需要许许多多的各种各样的专家和干部。望你更加努力学习,并在苏联完成学业之后,成为一名优秀的专家。”
这是6月24日,记者走进任弼时纪念馆时,从《任弼时书信选集》里看到的内容。
1904年4月30日,任弼时出生于湘阴县塾塘乡唐家桥。在党内,他是大家熟知的“党的骆驼”“党内老妈妈”;在家里,他既是孝顺的儿子,温柔的丈夫,更是慈爱的父亲。
一封封珍贵的任弼时家书,仿佛把我们又拉回到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位青年俊才,带着理想和抱负,怀着对家人的牵挂和不舍,毅然奔赴远方寻求真理。
致父母——造成大福家世界,同天共乐
任弼时父亲任裕道是一名开明的乡村教师,早年曾跟维新派一起创办过学校,宣扬维新思想。在父亲的谆谆教诲和影响下,幼年的任弼时就关心国家大事,树立了挽救国家危亡的理想抱负。
“1920年8月,任弼时参加了毛泽东、何叔衡等人筹建的长沙‘俄罗斯研究会’,并经研究会首批推荐,进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为培养后备力量创办的‘外国语学社’学习俄语,为留学苏俄做准备。”任弼时纪念馆研究室主任邹水清介绍。
1921年5月中旬,任弼时和萧劲光、刘少奇等年轻人乘坐邮轮从上海出发,奔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寻找救国之路。
启程前,任弼时接到父亲的来信,任裕道虽然开明,但考虑到儿子要去一个陌生而遥远的国度学习,心中还是很不舍,希望他能在上海谋事。“捧读之余,泪随之下!连夜不安,寝即梦及我亲,悲愁交集,实不忍言”,为了国家,为了理想,任弼时还是毅然踏上了新的征程。在信中,他向父亲道出自己的理想信念:“只以人生原出谋幸福,冒险奋勇男儿事,况现今社会存亡生死亦全赖我辈青年将来造成大福家世界,同天共乐,此亦我辈青年人的希望和责任,达此便算成功。”
“任弼时在信中所言‘大福家世界’,是他对于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最初表述,也表达了他愿意为社会生死存亡去奋勇冒险的赤子之心。”邹水清说,任弼时既心念祖国前途与命运,心中也牵挂着家中亲人,对父母,他发誓“自后儿当努力前图,必使双亲稍得休闲度日,方足遂我一生之愿”,“惟祷双亲长寿康!来日当可得览大同世界,儿在外面心亦稍安。”
致儿女——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建设祖国
任弼时和妻子陈琮英一共育有9个孩子,最后留下4个。在敌人面前,他坚强如铁,横眉冷对,但对子女,他是关怀备至,舐犊情深。
邹水清告诉记者,因为革命原因,任弼时不能经常陪在子女身边,他就坚持写信给孩子们,通过一封封家书来联络感情,孜孜不倦地教诲孩子们,细致到孩子们学什么、吃什么、穿什么等。她的3个女儿任远志、任远征、任远芳,儿子任远远在回忆父亲的时候,无不是怀着深深的感情。
“任远志是任弼时的大女儿,出生于1931年。对于长女,任弼时寄予厚望,和她通信也较多。1947年7月27日,正是解放战争的关键时刻,任弼时在百忙之中抽空写信给她,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邹水清介绍,信中写道,“你到三交后找到教员补习国文、算术和英文,这很好,下学期如果没有适当学校可进,就只好这样继续补习下去。读书主要在乎自己用心,希望你能坚持用功学习,而且在国文、算术方面多用功。平常要多看解放区出版的报纸,借以增加你的政治常识。”除了关心远志的学习状况,对她的健康问题也心心念念,“听说你到三交后又病了两次,是什么病?你妈妈身体近来是否要好些?念念。远远(任弼时的小儿子)据说好了很多,甚慰。远征(任弼时的二女儿)近亦有一信来,我不另给她写信,你可将情形告她。并祝你们都好!”
出生在莫斯科的小女儿任远芳,从小就和父母分开,和父亲通信最多。任弼时自觉亏欠女儿太多,在后来和女儿相处的日子,尽力弥补遗憾。
1948年8月,远在莫斯科、不满10岁的任远芳第一次与父亲通信,讲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1949年1月,任弼时用俄文给女儿回信,字里行间,满是对女儿的爱:“亲爱的卡佳……从信中获悉你生活很好,学习也不错。我们为此而欣慰。可你为什么没给我们寄来一张你的照片呢?你大概已经长大了,我们多想看看你呀!哪怕是你的一张照片。”任弼时在书信中表达对女儿的思念,也鼓励女儿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任远芳在回忆父亲时深情说道:“……有记忆以来,我也只是1950年5月至9月,这短短的5个月有幸和父亲生活在一起。12岁时我才见到父亲,不足一年他就永远地离开了我。这不能不说是我一生中永远无法弥补的缺憾。但是,时间的短暂并不能淡化我对父亲的爱,反而使我更加珍惜和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它们是我一生的回忆,沥岁月风尘,没有丝毫的改变。”
“任弼时写给子女的信,不仅是‘舐犊情深’的本能的‘小爱’,更是教育孩子们将国家发展与个人发展,以祖国富强与人民幸福相联系的‘大爱’,他对子女的殷切之情,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兴旺联系起来,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影响、教育子女,为国家建设出力。”邹水清说。
原文链接:http://ccdijl.gov.cn/ztjc/jf/202405/t20240511_890703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从家书看周恩来的人生境界
下一篇:李小林回忆父亲李先念
最新信息
- 2024-11-24检察日报:80余万元...
- 2024-11-24全省检察机关荣获6项...
- 2024-11-24庭审观摩提质效,评议...
- 2024-11-24学“真招”!这场培训...
- 2024-11-24检察日报:打官司走不...
- 2024-11-24检护民生|司法救助为...
- 2024-11-24检察日报:“邻里检察...
- 2024-11-24【媒眼看陇检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