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反腐法制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勤政简报

中华先贤家风家教故事 | 严复

时间:2023-12-04 作者:佚名 来源:河北省纪委监委网站

  严复:尽黜才华见真性 总来辛苦为黎元

  严复(1854-1921),字几道,福建侯官县人,近代极具影响力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物,出版有《严复全集》。严复所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郎官巷是福州三坊七巷中最短的一条巷子,从头走到尾不过一百来米。在这条小巷里,有一座中国传统民居与西方建筑风格“无缝对接”的古厝。宽广的天井、清式规制的结构、仿照西方建筑纹饰的栏杆……中西元素的完美结合,一如这座房屋曾经的主人严复中西合璧的人生基调。

  走进故居,厅堂高敞,插屏后的一副楹联“尽黜才华见真性 总来辛苦为黎元”映入眼帘。楹联所处的位置虽不显耀,却是严复内心最真实的表达:去掉外在的闪耀和繁琐才能得见真性情,致力新学、沟通中西、开启民智、变革强国都是为了天下的百姓。虽然严复晚年表现出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这副楹联基本上表达了严复一生的志向和追求。100多年来,严复的后人也多以此自勉,使之逐步成为严氏一门的家风。

  严复出生在中医世家,其父亲严振先是位医术和医德兼备的中医,有“严半仙”的美名。严振先为穷人治病,从不计较报酬,对无力买药的病人,也常常免收药费。1866年,福州暴发霍乱,许多家庭都迁到外地避难,严家却顾不上那么多。眼见送到诊所的病人越来越多,他的妻子陈氏本想劝劝丈夫,但想到丈夫最常说的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更何况现在是救千百人的性命,最后她选择了默默支持帮助丈夫。就在这场瘟疫中,严复的父亲为了救人染病去世。从此,严家家道中落,母亲十指作耕,靠为人洗衣服、做女红供严复读书。父亲乐善好施、仁心仁术的医德,母亲勤劳慈善的人品,为严复埋下了“总来辛苦为黎元”的种子。

  “世间数百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严复的父亲在世时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在行医之余,时常亲自教严复读书。严复七岁到胞叔严厚甫的私塾读书,由于他经常在课堂上反对老师的观点,不久便被打发回家。父亲对他并没有过多责备,但也没有放任,而是开设家塾,并请来同乡黄宗彝为塾师,教严复读书。黄宗彝虽然教学非常严厉,但并不死板,经常跟严复讨论宋元明三朝儒学学案及典籍,还常给严复讲明代东林掌故。东林党人不畏强权、刚正不阿的傲骨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给幼年的严复留下深刻印象,各种典籍的浸润也为他后来的经世致用打下良好基础。

  在父母、老师的言传身教下,严复立志以实际行动报国救民。彼时,目睹列强百般欺凌中国的严复认为,没有强大的海军是中国受欺负的重要原因。他毅然放弃科举,投笔从戎,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并被送往英国学习海军。在英期间,他广泛涉猎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19世纪末,甲午战争的惨败和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签订将近代中国进一步推向深渊。正是这样的强烈刺激使严复认识到,解决中国面临的危机,必须进行思想启蒙、开启民智。为此,他翻译了《天演论》《原富》《群己权界论》等名著,系统地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一时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成为最时髦的词汇,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开明士大夫、维新派和革命派。不仅如此,他还把这些理念贯穿到学校教育中,着力推动教育救国,完成了从一个海军教育家到一个启蒙政治思想家的转变。梁启超曾称赞严复为“于中学西学皆为我国第一流人物”。

  “尽黜才华见真性”,才华横溢、提倡向西方学习的严复,怀揣着的是一颗赤诚的“中国心”!

  严复非常推崇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节义”四端,认为此乃“立国精神”。他不仅在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安徽高等学堂监督、复旦公学和北京大学校长期间,注重培养学生的“忠孝节义”,还把这四端融入到家风家教之中,时常教育子女。严复要求子女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十四五岁打好基础后方能涉猎西学。长子严璩年少时拜入同乡郑孝胥门下,成年后才出国读书。三子严琥、四子严璿都是先在家读私塾学习古文后才到唐山工业专门学校读书。子女读书期间,严复还时常嘱咐他们,需用功“料理旧学”。严复临终时,给其子女的遗训第一句就提到“须知中国不灭,旧法可损益,必不可叛”。他这是要子女记得自己是中国人,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根本,在批判中坚守、弘扬。

  作为研究西学的“第一流人物”,严复有别于传统的读书人,他虽然重视子女的教育,但并不要求子女以“做官”为人生目标,而是要求子女做对国家、民族有益的人。因此,他反对子女为虚名去读书,常告诫后辈,今日之世,有志之士,当以兼济天下为己任。1909年,族侄严家驺,准备赴美留学,在选择专业上产生了困惑。在严复的建议下,严家驺选择了学习西医,因为当时欧美在医学领域进步迅猛,但是国内则缺少西医人才,学习西医对国家、民族都有益处。在得知外甥女何纫兰想创办女子学校,使得女子有享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后,严复马上写信鼓励她“虽千辛万苦,总须于社会着实有益,可与后来人取法。”同时,他还表示自己愿意到外甥女办的学校担任教员,并为其办校提供了不少具体指导。

  “尽黜才华见真性,总来辛苦为黎元”。严复一生恪守的信条,渗透到了其子孙血脉之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严复的长子严璩留英回国后一直在财政部门担任要职。上海沦陷时,日伪曾胁迫他出任伪财政部长,但他意志坚定,宁死也不答应日伪的要求,表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而后冻死在上海街头。严璩宁死不当汉奸,用生命书写了“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严复的长孙严侨,从小听着先辈的故事成长,深受爱国救民思想影响。长大后,严侨成为一位爱国的热血青年。新中国成立前,严侨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地下党组织成员。1950年,严侨以地下党员的身份到台湾,在中学任教。1953年,严侨因“匪谍”罪名被捕入狱,被释放后,病死在台湾。2005年,严侨被民政部追认为“烈士”。

  


原文链接:http://www.hebcdi.gov.cn/2023-11/03/content_9092042.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反腐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反腐法制网 fffz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0904号-147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