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反腐法制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媒体关注

从《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看中国脱贫攻坚伟大历程

时间:2021-04-07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省纪委监委网站

  兑现庄严承诺 铸就历史伟业

  ——从《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看中国脱贫攻坚伟大历程

  

  

  

  

  这是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8年时间,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现行标准下摆脱绝对贫困,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这是一个书写历史的时间坐标——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1617763563985440.jpg 

  这是2020年7月15日拍摄的江西省井冈山市神山村村民笑脸合集(拼版照片)。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日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全面回顾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与贫困作斗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督战,汇聚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全景式反映中国减贫事业发展成就和世界贡献。

   1617763574658652.jpg

  在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布扎克乡思源扶贫产业园,工人在制作服装(2019年8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全面胜利兑现庄严承诺

  这是我党如期兑现百年承诺的庄严时刻——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中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1617763585139041.jpg

  宁夏吴忠市同心县河西镇旱天岭村村民马国才(右)、马婷夫妇在村里的养牛合作社喂牛(2017年12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白皮书说,脱贫攻坚战对中国农村的改变是历史性的、全方位的,是中国农村的又一次伟大革命,深刻改变了贫困地区落后面貌,有力推动了中国农村整体发展,补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短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团结带领人民,以坚定不移、顽强不屈的信念和意志与贫困作斗争——

   1617763600232526.jpg

  在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哈达铺琦昆现代中药材仓储物流基地,工作人员使用叉车搬运中药材(2020年9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崭新历程;

  改革开放极大促进了中国发展,中国减贫进程加快推进;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

  1617763612994106.jpg 

  妇女在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扶贫车间内制作笤帚(2019年8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发展历史上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实现了中国人民的千年梦想、百年夙愿。

  白皮书诠释了新时代脱贫攻坚取得的全面胜利——

   1617763624426987.jpg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悬崖村”——阿土列尔村高山区的31户贫困户搬迁至位于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的新家(2020年5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走下钢梯,走上楼梯,他们的居住条件实现历史性改变。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条件明显改善,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每一个角落;

  贫困地区落后面貌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赶上来;

   1617763641104665.jpg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2018年11月11日在广西田东县思林镇龙邦村拍摄的村民和自家简陋的房屋(思林镇政府供图);下图为:2019年8月28日拍摄的当地为龙邦村新建的位于田东县思林镇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曹祎铭摄)。新华社发

   

  贫困群众的精神世界在脱贫攻坚中得到充实和升华,信心更坚、脑子更活、心气更足,发生了从内而外的深刻改变;

  特殊困难群体生存发展权利有效保障,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全面建立,700多万贫困残疾人如期脱贫;

  贫困地区基层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

   1617763652544956.jpg

  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匹河乡托坪村搬迁安置点,搬迁群众在扶贫车间缝制棒球(2020年11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白皮书指出,贫穷不是命中注定,贫困并非不可战胜。中国减贫的实践表明,与贫困作斗争,最重要的是勇气、远见、责任和担当。

  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是什么?

  “精准扶贫方略是中国减贫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是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徐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表示。

  1617763682237193.jpg 

  在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工作人员为当地农户铺设入户光纤(2020年6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白皮书总结中国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的精准扶贫方略——

  做到“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实施“五个一批”:发展生产一批、易地搬迁一批、生态补偿一批、发展教育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1617763694923557.jpg

  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金玉柚生态产业扶贫示范区,装载柚子的车辆在柚子园内行驶(2019年11月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解决好“五个问题”: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如何稳。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说,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强大领导力,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1617763706353488.jpg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经过多年的生态修复,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新庄集乡的移民旧址已逐渐被绿色覆盖;下图为:戈壁荒滩上建起的红寺堡移民新村(2018年9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中国减贫经验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指出,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中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加快全球减贫进程,显著缩小了世界贫困人口的版图。

   1617763719141020.jpg

  云南省镇雄县以古镇岩洞脚村幼儿园的孩子在操场上玩耍(2020年11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白皮书指出,消除贫困是全球性难题。中国在减贫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宝贵经验,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拓展了人类反贫困思路,为人类减贫探索了新的路径。

  中国为什么能够摆脱绝对贫困?白皮书破解了中国减贫密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00年来,不管国际国内形势如何变化,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1617763731130622.jpg

  张桂梅和学生们在一起(2020年9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陈欣波摄

   

  把减贫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将消除贫困上升为国家意志、国家战略、国家行动;

  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始终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集中精力搞建设、谋发展,通过发展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立足实际推进减贫进程,立足本国国情,科学制定减贫标准、目标、方略,不断创新减贫理念、方法、手段,循序渐进、持续用力、滴水穿石;

   1617763744848912.jpg

  宁夏西吉县震湖乡陈岔小学的孩子在教室吃午餐,学生每天在学校有两顿国家提供补助的营养餐(2017年6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激发培育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增强参与发展、共享发展、自主发展的能力,使贫困群众不仅成为减贫的受益者,也成为发展的贡献者;

  汇聚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

  “中国之所以消除绝对贫困,最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从党的领袖到普通党员干部,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徐麟说,脱贫攻坚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广大党员干部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汇聚起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力量。

   1617763756853280.jpg

  北京市援青支教教师、来自通州区陆辛庄学校的化学教师祁生贵(右一)在青海省玉树州第四民族高级中学指导学校教师进行实验教学(2020年8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接续奋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白皮书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中国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1617763769218369.jpg

  病人在云南省镇雄县人民医院就医(2020年8月11日摄)。镇雄县人民医院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联合办医,是云南县级少有的三级综合医院。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可以说推进乡村振兴就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必然要求。

  唐仁健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首先要把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好,这是我们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其次要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建立动态监测机制,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1617763780678124.jpg

  在西藏拉萨市人民医院内,首都儿科研究所的援藏医生韩同英(右一)进行教学查房时,与当地医生们一起研究入院新生儿胸片(2020年8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哪些举措预防返贫?中央农办副主任、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王正谱说,建立了防止返贫的监测和帮扶机制,在五年的过渡期内保持政策的连续和稳定,要“扶上马、送一程”,继续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脱贫攻坚阶段探索总结的“万企帮万村”、定点帮扶等经验在乡村振兴工作上要延续下去。

  国家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洪天云表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点是促进搬迁群众更充分稳定就业,推动后续产业可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构建开放融合的安置社区等方面。

  1617763791703797.jpg 

  在宁夏固原六盘山机场,固原市原州区、西吉县的务工人员乘包机前往福建(2020年2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就业是实现增收重要的渠道,稳住了就业,就稳住了脱贫人口收入的基本盘。”国家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夏更生说,要通过稳定就业促进增收,今年我们确定了脱贫人口就业规模不少于3000万的目标,从目前来看,采取外出务工和就地就近就业“双轮驱动”,进展相当顺利。

   1617763806753359.jpg

  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平台引进的服装加工企业甘肃拓奇扶贫车间的员工在服装加工生产线上作业(2020年8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他表示,广大农村特别是脱贫地区,发展潜力巨大,有许多增收致富的渠道和机遇,是创新创业的新天地。要不断改善农村创新创业的生态,鼓励能力强、有经营头脑、有创业意愿的脱贫人口通过创业增加收入。

   1617763823371655.jpg

  “春运母亲”巴木玉布木与丈夫巫其石且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老家辗转来到福建省霞浦县溪南镇海域,从事海上渔排海参养殖。这是2月4日在渔排上拍摄的巴木玉布木(右)与丈夫巫其石且。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白皮书指出,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那时的中国乡村,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新华社记者侯雪静、高敬、胡璐、黄垚)

  编辑人员:王婧杰


原文链接:http://www.scjc.gov.cn/7yzVUaqWk/detail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反腐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反腐法制网 fffz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0904号-147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